2017年11月06日
通常編碼器有實心軸型、盲孔軸型和空心軸型三種配置。
編碼器與機器的連接方式很重要,一旦連接不當可能會產生故障或應力。注意不要超出編碼器的軸向和徑向載荷。引起裝配困難的常見原因包括軸端推力、未對準誤差和同步帶或齒輪推力。
聯軸器間隙或調節可能會引起位置指示誤差。即使輕微的未對準誤差也會引起很高的徑向載荷,從而導致軸承過早失效。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使用彈性聯軸器來補償編碼器軸和機器之間的未對準誤差。一般來說,未對準誤差越大,聯軸器就會越早失效。選擇聯軸器時應考慮在一定未對準誤差下的使用壽命和未對準誤差對軸和軸承的影響。相比僅考慮未對準誤差值,這會帶來更好的使用效果。理論上,聯軸器在沒有未對準誤差的情況下能夠無限期地使用。
為避免由於間隙產生的誤差並避免損傷軸和軸承,編碼器通常需要使用精密儀器級聯軸器。特別注意不要使用帶橡膠墊片的爪型電機聯軸器。
使用XL係列同步帶。按照同步帶製造廠家的說明進行同步帶安裝可確保編碼器可靠長壽命的運行。
同步帶張力:同步帶具有主動咬合結構,不需要很高的初始張力。合適的張力可延長同步帶壽命,降低編碼器軸承的磨損和運行噪音。
一般注意事項:
編碼器屬於精密運動測量器件。
• 不要敲擊軸端部。
• 當機械配合較緊時避免敲擊編碼器外殼。
• 不要使編碼器受到徑向或軸向應力。
• 不要使用剛性聯軸器或臨時性安裝措施。
安裝時隻要注意基本常識,小心操作並準確對準,編碼器就可以實現高質量的測量和長期工作。
今天的講座就告一段落了,預知其他關於編碼器的各種知識,請關注我們!